





1.海芋的根茎及叶内的汁液有毒,误食会刺激口腔、喉头、食道等粘膜,引起粘膜红肿,最典型的是口腔发麻、喉头水肿;
2.海芋的汁液弄到眼睛,会引起眼睛发红;弄到皮肤会引起皮肤不同程度的瘙痒;
3.误食引起的不适,应立刻就医;海芋汁液引起的眼睛发红,宜用大量清水冲洗后就医,引起的皮肤过敏者可涂擦清凉油等止痒。出现皮肤瘙痒,大家可不必惊慌,就算不处理一日内痒感也会消失。
海芋植物
它毒性虽大,入药能解毒散结
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 (L.) Schott)是天南星科(Araceae)海芋属(Alocasia)植物海芋的干燥根茎,俗称滴水观音、羞天草、隔河仙、天荷、滴水芋、广东狼毒、尖尾野芋头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鲜海芋片
广东狼毒药材饮片
海芋辛、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全株有毒,以茎干为甚。现代临床用于高热、流感、风湿痛、抑制真菌、肺结核、疮疡肿毒、蛇虫咬伤等病症,并具抗癌活性。用法用量:9-30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内服须煎3-5小时。
民间七月七水泡海芋:鲜品海芋去厚皮,切薄片,取农历七月七的井水或山泉水浸泡于坛子中,密封,浸泡2-3年为佳,取上清水喝,用于治疗热病高热、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有一定疗效。服用前先取少量口尝无刺喉感才继续服用。
海芋中毒症状及救治:
可引起舌喉发麻、肿胀、胃灼痛、心悸等,严重者窒息、心脏停搏而死,皮肤接触其鲜汁后易出现瘙痒症状。一旦中毒,应采用催吐、洗胃、利尿、补液、口服蛋清、食醋生姜液等有效的急救措施,对症处理来促进毒素的排泄;同时,做好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的准备,以提高抢救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的成功率。
用药注意:
海芋作为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使用。
如眼睛和双手不慎接触海芋汁液,需及时用水冲洗,若出现眼睛刺痛及皮肤瘙痒等不适,需尽快就医。
如经口摄入海芋或类似芋头的食物,出现胃肠道症状或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并保留剩余食物一同带到医院协助医生判断中毒物质,以便对症治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