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车病”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带你揭开它的面纱……
  • 发布时间:2019-02-11
  •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成谕福 王芳 廖健敏
  • 点击数:

藏毛窦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出现在骶尾部,以慢性窦道或囊肿内藏毛发为特征,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或暂时愈合,终又穿破,如此反复发作,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日前,清远市中医院肛肠科成功为一名藏毛窦患者实施藏毛窦菱形切除和菱形皮瓣转移术。据了解,这是清远市中医院在清远地区率先开展的一项新技术。

 

臀沟处长了“硬包”屡治不愈

 

今年16岁的小黄2年前曾就读过军校,在校期间发现在骶骨处(俗称臀沟)长了块硬硬的东西,曾在当地诊所就诊,考虑“粉瘤”,医生为其进行了局部切除。但半年后复发并局部化脓,于是,小黄再次当地医院求诊,经诊断为“肛周脓肿”,再进行脓肿切开引流。糟糕的是,切开引流后手术刀口处总是有脓与血流出,还有异味,但不严重,时好时坏,反反复复地发作,从读军校入学时发病到毕业,整整2年了,就没好过,这让他很惆怅。

去年年底开始,囊肿变得异常的大,小黄常常用棉花挤破,囊肿会流出大量的脓与血,且那个部位一直有发炎的情况。小黄一直以为自己得的是肛周脓肿,直到最近来到清远市中医院肛肠科做了专科检查后,结果显示,患者臀沟可见3枚大小不等小凹陷,内藏有毛发,距肛缘约10cm骶尾部中线左侧可见一约0.5cm×0.5 cm陈旧性瘢痕,上有溃口,内可见黑色毛发附着,周围质硬,轻度压痛,挤压有少许淡黄色脓性分泌物流出。肛肠科主治医生谢家良告诉他“你得的并不是常见的肛肠疾病,而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藏毛窦。”

 

   菱形皮瓣转移术治疗“藏毛窦”

 

据谢家良介绍,藏毛窦是指在骶尾部的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它的特点是内藏毛发,也可以表现为骶尾部一个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或暂时愈合,终又穿破,如此反复发作。所以本病的复发率比较高。本病在欧美国家是一种多发疾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英美军人中,本病发病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的发病率。这些患者都有长时间乘坐吉普车的历史,所以人们称之为“吉普车病”。

谢家良表示,近年来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但因对疾病认识的普及性不高,很少病人甚至医务人员认识这种疾病,导致病人对疾病不够重视,临床误诊率比较高,就诊患者多为反复发作慢性病情为主。本病多在青春期后15~30岁发生,多见于肥胖、毛发浓密、和臀间沟深者好发。

“本病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谢家良表示,征得家属和患者同意,经过系统评估,决定为小黄实施藏毛窦菱形切除和菱形皮瓣转移术(Limberg皮瓣转移术)。由于患处特殊,为了确保术后伤口愈合,防止复发和感染,谢家良充分细致地为小黄做了切口设计(皮瓣设计),术前严格按照标准Limberg皮瓣设计,

术中菱形(ABCD)标记好需切除的藏毛窦病变和转移皮瓣;完整切除包括窦道在内的所有受累组织及中线小凹,直至骶骨筋膜;游离合适的菱形皮瓣(BEF);转移覆盖至缺损处;皮瓣下放置引流管,间断缝合皮下及皮肤,或作皮内缝合,再结合真空负压引流,促进愈合。目前,小黄已康复出院。

 

 

延伸阅读

 

Limberg皮瓣转移术治愈藏毛窦患者,这一术式是目前治愈率最高的手术方式之一。与传统的窦道切除缝合、袋形缝合术、Z型皮瓣转移相比,该手术方式切除所有窦道和病变组织,消除了致病因素,有效地填平了臀沟,减轻了臀部运动产生的摩擦和出汗,术后恢复时间短,真正做到无张力修补创面,皮瓣血供好,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的舒适度;患者恢复快,痛苦小,没有开放性伤口,不需长期换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好,是目前复发率最低的手术方式。


返回列表
医院本部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桥北路10号
联系电话:0763-3338716
传真:0763-3338716
邮编:511500
备案信息

Copyt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清远市中医院
粤ICP备16062804号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103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