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不用愁!市中医院微创帮您解决
  • 发布时间:2017-10-23
  •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胡日鹤,成谕福
  • 点击数:


腰椎疾病已成为不少司机、办公室人员的职业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患者腰椎疼痛会越来越严重,起不了床、坐卧不安的疼痛令生活幸福指数下降。

 

清远市中医院联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去年11月挂牌创立清远市首个联合骨科微创中心,引进德国maxmore椎间孔镜手术系统,中心成立至今,应用脊柱精细的微创技术解除了100多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痛。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不敢传统“动刀”治疗

髓核摘除微创后即可离床行走,术后3天出院


41岁的黄女士患有腰痛伴下肢放射痛麻木多年,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了根治疾病,曾到多家大型医院就诊,都被告知进行传统的开刀手术,一想到要在脊柱上“动刀”,还要住院半个月,完全卧床2-3周,家人还要抽出大量时间护理,且费用很高,风险性大,黄女士顾虑重重。


得知清远市中医院脊柱外科能实施微创手术,来到脊柱外科就诊。该科主任胡日鹤对患者经过详细的检查后,在局麻下进行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手术。术后立刻可以离床行走,疼痛麻木即刻消失,切口仅7mm,术后3天出院,病人和家属非常满意。


腰椎疾病成中老年人常见病

若不接受科学治疗,会随着年龄增长加重

据了解,目前临床常见的腰椎疾病包括腰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其中腰椎间盘突出较为普遍,痛苦指数比较高,严重的双下肢行走困难,大小便障碍甚至瘫痪在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的放射痛。

  

临床腰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人群多出现在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群。为什么人体会发生腰间盘突出症呢?


胡日鹤介绍,正常的腰椎关节间由纤维环包裹,中间物质就是液体的髓核。人体的腰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老化改变。髓核水分减少,纤维环坚韧度下降。由于久坐的原因,人体重力主要作用在腰椎,压迫神经根,进而产生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疼痛,运动感觉障碍等。


腰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退变性骨科疾病,如果不接受科学治疗,会随着年龄增长病情会加重。


市中医院创立清远市首个联合骨科微创中心

精准手术去腰间盘突出症病根,精确地把增生骨刺“抓”出来


目前,椎间孔镜技术是国际上先进的、创伤小、效果好,是一种最微创的脊柱手术技术。在椎间孔内窥镜手术系统下,可以治疗腰颈椎的退行性病变(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椎间孔狭窄)、间盘钙化、后纵韧带骨化(包括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巨大髓核腰突症者等骨性病变、窥镜下使用特殊的射频电极,可以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传统开放手术失败、再次翻修。


手术实施经7毫米的手术刀口,将椎间孔镜从侧方经椎间孔置入椎管,将精细手术抓钳伸进去,借助超清成像系统、在视频下精确地把突出的椎间盘和致使椎管狭窄的增生骨刺“抓”出来,完全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手术效果与椎间盘开放手术相一致。此项手术优点是避免传统手术对椎管和神经的损伤,由于是微创手术,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支架后患者都非常安全);手术时间短,手术时间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复杂手术也仅在2小时左右;出血量少,一次手术出血量只有10ml左右,远远低于开放性手术;术后次日即可下地行走,生活可以完全自理,不用家属特殊护理,损伤小、因为是微创手术,避免了开放手术对椎旁肌椎板的损伤及并发症;不影响脊柱生理结构及椎体稳定性等;医生们可以更精准的操作,避免手术损伤,具有更好的效果。


该技术适用于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代表着椎间盘微创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已在脊柱外科全面开展。



返回列表
医院本部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桥北路10号
联系电话:0763-3338716
传真:0763-3338716
邮编:511500
备案信息

Copyt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清远市中医院
粤ICP备16062804号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103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用户登录